研究队伍
  顾问
  专职人员
  特聘研究员
  兼职人员
  客座研究员

姚冠荣简介
 
[发布时间:2015-11-21 00:00:00] [访问量:]

​姚冠荣,19807月出生,山西省交城县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专职研究人员、土地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访问学者。兼任江西省委办公厅信息决策咨询专家、江西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在Journal of Rural Studie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Land Use PolicyHabitat InternationalEcological Indicato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资源科学》《自然资源学报》《中国土地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10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获省部级三等奖2次。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省级项目7项。主要研究方向:土地经济与政策、乡村土地利用与可持续管理。Emailyaoguanrong@jxufe.edu.cn



主要学习经历

l  2007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硕博连读,获理学博士学位

l  2002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

 

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基于生态位CA-MAS的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多目标协同模拟与预警调控研究——以江西兴国县为例(项目编号:41461019

[2]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基于MAS的丘陵山区耕地边际化驱动机制与空间管控研究(项目编号:2015T80687

[3]     主持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基于MAS的丘陵山区土地利用多目标协同模拟与调控研究(项目编号:2014M561872);

[4]     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丘陵山区耕地边际化的驱动机制与空间调控模拟研究”(项目编号:20151BAB213028

[5]     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鄱阳湖流域水生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对大气CO2的源汇研究(项目编号:2008GQH0067);

[6]     主持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4GL46);

[7]     主持江西省博士后科学基金择优资助项目“赣南丘陵山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行为机制与调控模拟研究”(项目编号:2015KY08);

[8]     主持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丘陵山区劳动力非农转移对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GL1523);

[9]     主持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研究生研究方法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项目编号:JXYJG-2018-070

[10]主持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财经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教学研究”(项目编号:07YB180);

[11]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构建与应用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行为协同的视角”(项目编号:15AZD075),排名第二;

[12]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南方丘陵山区耕地撂荒多尺度过程机理与权衡管理研究”(项目编号:41971243),排名第二;

[1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丘陵山区农地生态转型的发生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项目编号:41561040),排名第二;

[14]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户异质性视角下农地流转和地权稳定与耕地休养行为研究”(项目编号:71803071),排名第三;

[15]参与江西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项目“鄱阳湖流域生态保护红线空间的识别机理与预警机制研究:基于生态位CA视角”(项目编号:20143ACB21023),排名第二;

[16]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位CA的区域关键性生态空间辨识与预警研究——以鄱阳湖地区为例(项目编号:41361111),排名第四;

[1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智能体行为的区域生态用地演变机制与调控模拟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项目编号:41061049),排名第四;

[18]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鄱阳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城乡建设空间优化研究(项目编号:41001376),排名第四;

[19]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约束性CA的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安全格局情景模拟研究——以江西兴国县为例(项目编号:40801106),排名第五;

[20]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鄱阳湖典型流域水环境及其优化模型研究”(项目编号:21367013),排名第五;

[21]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能源消费行为的时空差异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1061055),排名第六;

[22]参与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江西省土地生态安全预警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项目编号:KJLD14033),排名第三;

[23]参与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亲环境农业技术采纳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J20204),排名第二;

[24]参与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项目编号:19ZD030),排名第三;

[25]参与江西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加快构建江西特色生态文明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WT10),排名第七;

[26]参与江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东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J0807),排名第二;

[27]参与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项目编号:40801106),排名第二;

 

科研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

[1]   邹金浪, 张传,姚冠荣*,刘陶红. 山区农户耕地撂荒特征及代际异质性——基于赣南于都县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28(3): 238-249.

[2]   姚冠荣, 张传,刘陶红,邹金浪. 农地流转服务体系有助于抑制耕地撂荒吗?——来自丘陵山区的经验证据.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2, 21(04): 442-452.

[3]   邹金浪, 张传,刘陶红,姚冠荣*. 中国耕地食物生产变迁及“非粮化”影响评估. 中国土地科学, 2022, 36(9): 29-39.

[4]   姚冠荣. 我国耕地边际化宏观状况及撂荒管理政策. 土地科学动态. 2020, 1: 46-49.

[5]   Hua Lu, Hualin Xie, Guanrong Yao. Impa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on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al labor and non-agricultural labor supply: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9,83(1):65-72.SSCI

[6]   Hua Lu, Hualin Xie, Tiangui Lv, Guanrong Yao. Determinants of cultivated land recuperation in ecologically damaged areas in China. Land Use Policy. 2019, 81: 160-166.SSCI

[7]   Hualin Xie, Qianru Chen, Fucai Lu, Wei Wang, Guanrong Yao, Jiangli Yu. Spatial-temporal dispariti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otal-factor green use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land in China.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9, 207: 1047-1058.SCI

[8]   Guanrong Yao, Hualin Xie.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A case study of Changgang Town, Jiangxi Provinc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16, 47: 435-448. (SSCI)

[9]   Hualin Xie, Guanrong Yao, Guiying Liu. Spatial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importance based on GIS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in Xingguo County of China.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5, 51: 3-12. (SCI)

[10]谢花林, 王伟,姚冠荣, 刘志飞. 中国主要经济区城市工业用地效率时空差异和收敛分析. 地理学报, 2015, 70(8): 1327-1338.

[11]谢花林, 刘曲, 姚冠荣. 基于PSR模型的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测度: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资源科学, 2015, 37(3): 449-457.

[12]姚冠荣, 谢花林, 刘桂英. 中国耕地利用投入要素集约度的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11):1836-1848.

[13]Hualin Xie, Guanrong Yao, Peng Wang. Identifying regional key eco-space to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using G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14,11(3):2550-2568. (SCI)

[14]Hualin Xie, Peng Wang, Guanrong Yao. Exploring the Dynamic Mechanisms of Farmland Abandonment Based on a Spatially Explicit Economic Model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 Case Study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4,6(3):1260-1282. (SCI/SSCI)

[15]姚冠荣, 高全洲, 王振刚, 何桐, 张永领, 刘昆, 焦树林. 西江下游溶解无机碳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输出通量. 地球化学, 2008,37(3): 258-264

[16]Guanrong Yao, Quanzhou Gao, Zhengang Wang, et al. Dynamics of CO2 partial pressure and CO2 outgassing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Xijiang River, a subtropical monsoon river in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7, 376: 255-266. (SCI)

[17]姚冠荣, 高全洲. 河流碳输移与陆地侵蚀-沉积过程关系的研究进展. 水科学进展, 2007, 18(1): 133-139.

[18]Quanzhou Gao, Zhen Tao, Guanrong Yao, et al. Elemental and isotopic signatur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in the Zengjiang River, southern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7, 21(10): 1318-1327. (SCI)

[19]Guanrong Yao, Quanzhou Gao.Riverine inorganic carbon dynamics: overview and perspective.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6, 16(2): 183-191. (SCI)

[20]姚冠荣, 高全洲. 河流碳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5): 50-60.

[21]高全洲, 陶贞, 姚冠荣, 刘克新. 增江颗粒有机碳同位素的AMS研究初报. 第四纪研究, 2004, 24(4): 474-475.

[22]陶贞, 高全洲, 姚冠荣, 沈承德, 邬俏钧, 吴志才, 刘冠超. 增江流域河流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含量变化及输出通量.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24(5): 789-795.

(二)代表性著作

[1]     谢花林, 姚冠荣.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经济科学出版社, 202111.

[2]     姚冠荣,谢花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研究.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12.

[3]     谢花林,姚冠荣. 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管控研究.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12.

 

讲授课程

l  本科:自然资源学、流域管理学、自然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镇地籍调查、文献检索与利用、专业外语

l  研究生:高级资源经济学、高级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国土资源前沿问题、资源经济外文文献阅读与写作、农村发展战略专题

 

获奖情况

[1]     姚冠荣,谢花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研究(著作). 2015年获江西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谢花林,李秀彬,何亚芬,姚冠荣,卢华. 土地利用生态管控的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 2020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3]     姚冠荣,谢花林. 区域土地利用生态管控基本原理初探. 2015全国土地资源优秀论文二等奖,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4]     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度“科研十强”

[5]     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度“金牌主讲教师”和“青年教师教学奖”

[6]     主持完成的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成果“财经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教学研究”,2010年获校级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

[7]     参与完成的江西省教育厅研究生教改课题成果“多元化科研实践,全链条教学服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020年获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



地址: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南区)综合楼十一楼
联系电话:0791-83820732 邮箱:slendershu@163.com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