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果

何亚芬,谢花林:农户异质性视角下丘陵山区耕地利用生态转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8 14:34:14] [访问量:]

​​农户异质性视角下丘陵山区耕地利用生态转型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8月


农户异质性视角下丘陵山区耕地利用生态转型研究


何亚芬 谢花林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土地资源,耕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直受到区域和国家层面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受市场经济影响,粮食价格受到国家保护,使得开荒种地有利可图,加上全国新一轮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浪潮的影响,大量荒山荒地甚至是林地都被开垦为耕地(董婷婷等,2007)。2004年以来,国家又颁布了一些列支农惠农政策,全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三连增”,这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耕地长期高负荷运转,土壤得不到休养生息,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农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是实现耕地利用生态转型,也即利用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作为耕地利用的主体——农户,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被卷入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大浪潮中。在这个过程中,农户的行为日益丰富、复杂,同时农户之间的分化和异质化程度也在加深。如何促进异质化了的农户在耕地利用方式上的转变以实现我国农业转型升级成为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在丘陵山区没有避免,反而因为丘陵山区特有的环境变得更加具体和复杂。

我国丘陵山区占国土面积的2/3,据统计,南方各省分属于丘陵山区的耕地比例高达60%以上,且仍在耕种的坡耕地面积较多。对于大部分丘陵山区农户来说,坡耕地仍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用地,但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带之一。过去由于农地开发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给丘陵山区带来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田亚平等,2005)。除了经营较好的梯田外,坡耕地全部是水土流失的土地,尽管其面积仅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7%,但产生的土壤流失量却占到全国的28.3%。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我国西南山区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其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此外,由于丘陵山区土壤贫瘠,在农业生产中,农户为了追求高产往往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伴随降雨的冲击和淋溶,大量化肥外溢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这成为我国丘陵山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又一威胁。在以上种种生态压力和威胁下,丘陵山区农户会自发地改变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吗?农户之间的行为差异又如何?事实上,针对我国西南山区石漠化生态严重退化区,2016年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已经出台《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在西南山区石漠化等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耕地休耕工程,旨在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生态环境退化的现状。面对政府主导推行的休耕工程,农户是否都乐于参与?当农户的短期偏好与社会偏好不一致时,政府该如何调控?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解决。

作为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新途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并不多见,耕地利用转型的相关理论还亟待挖掘。因此研究上述问题,首先从理论上能够丰富耕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和内涵,同时也能够明晰农户异质性视角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的行为机理。其次在实践应用上,可以为我国丘陵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本书共分为8章,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首先界定了丘陵山区耕地利用生态转型研究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系统梳理了土地利用转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农户模型研究、农户模型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以及丘陵山区耕地利用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研究的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2章介绍了案例区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第3章首先依据丘陵山区农户在农业生产、消费、家庭效用以及劳动力配置等方面的差异将农户进行划分。通过各类型农户在农业生产、消费、家庭效用以及劳动力配置等方面的特征匹配对应的农户模型,以此作为农户耕地利用生态转型研究的理论分析工具。

第4章首先分析老龄化农户自发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撂荒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其次分析老龄化农户政府主导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西南石漠化地区休耕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各省份耕地利用复种指数的时空差异,最后分析老龄化农户耕地利用过程中化肥农药减施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第5章首先分析纯农户自发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撂荒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其次分析纯农户政府主导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西南石漠化地区休耕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各省份耕地利用复种指数的时空差异,最后分析纯农户耕地利用过程中化肥农药减施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第6章首先分析稳定型兼业户自发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撂荒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其次分析稳定型兼业户政府主导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西南石漠化地区休耕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最后分析稳定型兼业户耕地利用过程中化肥农药减施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第7章首先分析老龄化农户自发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撂荒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其次分析老龄化农户政府主导型耕地利用生态转型——西南石漠化地区休耕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最后分析老龄化农户耕地利用过程中化肥农药减施行为机理,并通过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第8章进行了丘陵山区耕地利用生态转型调控研究。在揭示丘陵山区异质性农户耕地利用生态转型行为机理的基础上,基于耕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方针与原则,提出了丘陵山区耕地利用生态转型的调控对策。

本书的内容是在课题组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丘陵山区农地生态转型的发生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41561040)和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GIS和CA的鄱阳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空间预警与优化调控研究”( GJJ180285)等项目资助下的前期部分研究成果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丘陵山区耕地利用生态转型研究涉及的领域较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书引用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在此对相关文献的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谢意。



地址: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南区)综合楼十一楼
联系电话:0791-83820732 邮箱:slendershu@163.com
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版权所有